版权声明:本文首发自瘦龙健康,中国肥胖问题的死磕侠,我已委托“维权骑士”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。
免责声明:以下的文字,不做任何医疗建议,只做信息分享,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。
请随意转发到朋友圈,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。
本文编辑字数4341字,预计阅读时间,11分钟。
孩子想长高?补钙啊。
老人预防骨质疏松?补钙啊
“xx牌高钙片,一天一片,腰不酸,腿不疼,预防骨质疏松……”
在某钙片的电视广告里,一位精气神十足的白发老太太,手提帆布袋,一脚将飞来的键子踢出拍摄视野之外,动作利落又稳健。
图片
为了强健骨骼,人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应该吃什么,补什么。
然而,很多人不知道,补钙剂有很大的风险,对于老人会提高心脏病的风险。
图片
而且现代人钙摄入量,大多数没有问题,最主要的是吸收有问题,这个很多人会忽视。
其实,少吃某些东西,其效果可能比吃钙片, 孙晓菲喝牛奶要好得多,以前我们讲过胃酸低、植酸、等对矿物质吸收的影响。
图片
我们,今天要介绍一个超级《偷钙贼》——糖。
高糖饮食,容易骨质疏松人的骨头是一种矿化的结缔组织,含有胶原蛋白和磷酸钙,磷酸钙使骨骼保持坚硬的质地。
图片
断指骨内部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(SEM)骨质疏松症,是钙从骨骼中流失,导致骨骼疏松多孔,脆弱不堪。
严重时,即使是打喷嚏或弯腰系鞋带这些日常的动作,也会引发骨头的断裂,达到真正意义上的“不折手断”。
根据2019年的调查数据,在我国,工程案例估计有1090万名男性和4930万名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。
其中,50岁及以上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别为6.46%和29.13%。
The age-standardized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at the spine or hip was 6.46% and 29.13% for men and women aged 50 years and older, respectively. Currently a total of 10.9 million men and 49.3 million women in China are estimated to have osteoporosis.
骨质疏松症的成因有很多,包括年龄、性别、遗传、激素、生活习惯等,饮食作为一种因素,影响非常重大。
→高糖饮食的人,骨质疏松风险更大
100多年前,德国波罗的海生理学家Gustav von Bunge教授(1844-1920),证明糖是一个“偷钙贼”。
图片
那时,他曾与糖的滥用进行了一场艰苦的斗争,他建议政府对糖征税,以限制这种不健康成分的摄入。
然而,这场斗争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成果,直到今天,糖的应用仍然无处不在。
我们常吃的食物中,从面包、糖果、饼干、饮料,到酸奶、酱料、水果、面条,每样东西中几乎都添加了大量的隐形糖分。
图片
在1920-1930年间,一位名叫Katase的日本科学家和他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研究。
他们发现,动物摄入的糖越多,骨头就越脆弱,甚至用普通的菜刀就可以把它们切开。
经过仔细观察,研究人员发现,骨头里钙、镁等矿物质含量低得惊人。
据此,他们推测,糖也会相应地对人的骨骼造成类似的损伤。
根据他们的结论,一个重25公斤的孩子摄入大约50g糖,也会造成类似的危害,这个量差不多相当于一份500mL的含糖饮料中的糖量。
图片
根据Katase的说法,为了骨骼健康,儿童应该把每天的糖摄入量控制在5g以内。
有关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,近几十年也不断得到一些研究证据的证明。
如,2019年,有研究发现,绝经后妇女每天喝2份以上的软饮料,可能与较高的髋部骨折风险有关。
图片
→糖吃多了,为什么容易骨质疏松?
来自于圣卢克中美洲心脏研究所的研究员,在一份综述④中,准确概述了吃糖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。